2022-08-15
阅读:271.2万
点赞:5.4万
即是和既是用法的区别:
“即是”的意思是就是、正是。用于句首,表示强调语气,一般用于肯定句中,在句中可接名词或短语,例句:即是这样,那就算了吧。“既是”的意思是既然,作连词用,跟“且、又、也”等副词呼应,表示两种情况兼而有之。起着连接前后词语的作用,例句:这个广场既是开会的场所,也是休闲的场地。
“即(jí)是”和“既(jì)是”形相似、音相近,人们在使用时容易将二者混淆。从字源上剖析“即”和“既”的区别,对于正确理解运用由“即”“既”组成的词语、成语大有裨益。
《说文解字·皀(bī)部》:“即,即食也。从皀,卪(jié)声。”甲骨文、金文“即”字像一跪坐的人靠近盛有食物的器皿,表示准备就餐。“即”是形声兼会意字,皀表示盛有食物的食器,卪(卩)表示跪坐的人,还表示读音。本义指就食、吃东西。《易经·鼎卦》“鼎有实,我仇有疾,不我能即”,此处“即”用其本义。由靠近食器之义泛指靠近、接近,如即位、不即不离;由正在吃之义泛指当时、就在、就是,如立即、即席、即日、即是;由就在、就是之义虚化为副词,表示就、便的意思,如即将、一触即发、招之即来;还假借作连词,常与“也”连用,表示假设出现而实际上未发生的事,如“即使你在现场,恐怕也难以解决问题”。
《说文解字·皀部》:“既,小食也。从皀,旡(jì)声。《论语》曰:‘不使胜食既。’”甲骨文、金文“既”字像一跪坐的人扭头转身将要离开器皿的样子,表示就餐完毕。“既”也是形声兼会意字,皀表示食器,旡表示扭头张口打饱嗝的人,还表示读音。本义指食毕、吃完东西。由吃完食物引申为尽、完,进一步虚化为副词,表示已经,如既定、既成事实、既往不咎;又假借作连词,后多用“则、就”相呼应,表示已经出现的情况,如“既来之,则安之”“既然干了这工作,就要干好”;还常与“且、又”连用,表示两种情况并存,如“既高且壮”“经济发展既快又好”。综上可知,“即是”等同就是,表示现实中正在发生的现象或情况,如“沙滩上的贝壳俯拾即是”“色即是空”。“既是”相当于既然,表示对事实或已有的结果确认后作出判断,如“既是他不同意,就不再勉强了”“这次展览既是成果展示的平台,又是交流合作的机会”。
骑鹅旅行记(节选)主要内容100字
297.3万人阅读 6.6万人觉得有用声声慢寻寻觅觅创作时间
86.6万人阅读 8.7万人觉得有用存折的好处和坏处
163.4万人阅读 9万人觉得有用八个优美的词语有哪些
218.5万人阅读 5.9万人觉得有用发朋友圈又删的人性格
6万人阅读 3490人觉得有用激荡三十年读后感600字
67.5万人阅读 7.7万人觉得有用愚公移山600字初二
243.1万人阅读 4.5万人觉得有用植树的牧羊人人物形象分析100字
241.1万人阅读 8.8万人觉得有用红虫能钓到大鱼吗
59.2万人阅读 4.2万人觉得有用广州保税仓有假货吗
8.1万人阅读 4970人觉得有用虎门销烟为啥不用火
17.7万人阅读 14.8万人觉得有用中国石拱桥如何划分层次
248.7万人阅读 4.7万人觉得有用最后一课的背景
4.6万人阅读 28.1万人觉得有用天上的街市好句赏析
237.3万人阅读 8.7万人觉得有用路亚m调是什么意思
212.3万人阅读 6.8万人觉得有用清贫如小吏,自由似君王
40.8万人阅读 3.5万人觉得有用父母的心声怎么写
24.3万人阅读 16.7万人觉得有用南八仙雅丹魔鬼城位置
39.7万人阅读 5.9万人觉得有用三顾茅庐20字左右
298.3万人阅读 3.5万人觉得有用四大名著读后感作文评语集锦
280.6万人阅读 6.7万人觉得有用白鹭3段改写成说明文
74.5万人阅读 1.5万人觉得有用让我感动的故事
134.2万人阅读 5.7万人觉得有用五石之瓠背不背
253万人阅读 6.5万人觉得有用名人传心得体会500字
264.4万人阅读 7.1万人觉得有用温馨提示幼儿准时来园
9.5万人阅读 3250人觉得有用京华烟云小说感悟
269.2万人阅读 6.4万人觉得有用我与地坛分为哪几部分
284.2万人阅读 3.2万人觉得有用去年的树内容
129.3万人阅读 7.1万人觉得有用屈原列传强调小人当道
120.4万人阅读 1.1万人觉得有用三颗枸杞豆读后感500字
248.3万人阅读 4.6万人觉得有用《木偶奇遇记》300字读后感
271.4万人阅读 8万人觉得有用蜀道难教案全国一等奖
57.8万人阅读 6.3万人觉得有用湖心亭看雪400描述
30.1万人阅读 7.1万人觉得有用吴江旗袍小镇在哪里
166.5万人阅读 2.6万人觉得有用